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經義】 佛法滿人間.仁者壽
2025-01-20
各位觀眾,大家平安吉祥!
今天要和各位講「仁者壽」。
世間上所有人等,有錢、沒錢,乃至智愚、賢不肖,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的關係。如果你過去有布施、有喜捨、有做功德善事,當然今生就會有很多善好的親眷好友與財富。你有沒有聰明智慧,這也要看你是否有讀經典、修定力,從事多少的功德,從當中得到了為人努力的專注,這樣你能修習明理,就能增加智慧。相同的,你希望壽命要長,就必須要有慈悲,要有仁德,要懂得護生,甚至還要問你求得了較長的壽命,是要用來做什麼?如果你的動機不純正,也很難如願。
所以在佛教裡面,你光是祈求長壽,壽命不一定能長久,要有因,才有果。比方說佛教的五戒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,只要你不去侵犯別人的生命,你不須要去求佛,自然就會長壽;你有仁慈喜捨的心,你不去侵犯、盜取人家的財富,你也不必去求佛祖、財神,或找什麼人來做靠山、後盾,你也能夠致富。
如是因如是果
所謂「如是因,招感如是果」。你不邪淫,不去侵犯別人的身體、名節,家庭自然就能和諧。你要有好的名譽,也不必求哪一個人賜給你,你做人正直、不說謊、不欺騙,甚至用語言來教導人家如何找到內心的光明、人性昇華的道路,那你當然就會有善名美譽。
你不要亂吃,不吃菸、不喝酒、不近毒品;因為酒能誤事,菸的味道也不好聞,現在文明的國家,你看飛機裡面、客廳裡面,都不准吃菸,因為亂吃,尤其是喝酒、吸毒,都會傷害自己清明的理性。
因此,你想要長壽嗎?你要做仁者,要有慈悲,要能做到仁民愛物,如此你不求長壽也能長壽。所以世間上的壽命長短,不是求神問卜就可以得到的,而是每個人的因果業力所招感來的。
那麼,我們要怎樣明白因果的道理呢?在待人處事的行為上,我敬人、我和眾,我愛護、重視環保、愛護生態;包括我不殺生,我能護持所有一切眾生的生命。這時候,我雖然不要求長壽,但因為我是一個仁者,自然就能長壽。
我們從另一方面來看,世間有很多的壞人,他們傷生害命,為什麼他們還是很長壽呢?難道這些人就可以不在因果律當中嗎?其實因果是通於三世的,有些事不是看當下,要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串起來看的,當然包括大家常講的「前世」與「今生」。因為他前世也做了功德,所以今生不能不讓他長壽。這種壞人,令所有的人都不齒,怎麼不趕快死呢?因為他過去行善的功德還沒有用完,但是等到來生,他就麻煩了。
我們今天積聚功德,有仁慈的心意,首先能讓自己愉快,又可以在今生今世,使自己一期的生命更有價值;一個人如果身心都能自在,又得到大家的祝福,必能招感到「仁者壽」。
祝福大家!
●同體共生
「同體」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身體。你有一個身體,他也有一個身體。這一家的父母、兄弟都各有各的身體。一個社區、一個縣城、一個國家,甚至這世界所有的人類,都各有各的體。其實這一個體不是單獨能夠存在,是和全世界的人同體一個,都是共生的。
比方說,哪裡有災難了,關我何事?不關你何事嗎?那個災難、瘟疫、傳染病流行了,你能置身事外嗎?甚至乞丐沒有飯吃,他來到你家討飯還好,若是他跟你搶劫,你能說世間的乞丐沒有我的事嗎?所以我覺得這個世間上的人彼此都是有關係的。
比方說,現在我們台灣的領導人,大陸的領導人,美國的領導人,他們在高位,他的一句話、一個政策,可能我們這裡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影響。你的財富是否可以轉移,今後你行動方便不方便、出入境可不可以,他們都有權決定。所以他們和我們怎麼沒有關係呢?
因此在這個世間上,沒有哪一個人能離開別人而獨立存在,彼此都是同體共生的關係。
既然「同體共生」,我們共同在這個世間生存,就要有愛心、有慈悲心,你幫助我、我幫助你。你有困難我幫你解決,我有困難你幫我解決。這個世界上天災人禍常常會發生,我們有慈悲心的人都能感同身受這些困難。在經濟上能幫忙別人的,在力量上能給予他人協助的,都要盡量做到,其實幫助他人實際就等於幫助自己。
你有悲苦了我感同身受,我幫忙你;假如將來我有了什麼悲苦的問題,你就想到要回報於我。你歡喜、快樂,我為你祝賀,啊!恭喜恭喜,我也感同身受你的榮耀、我沾光沾光。將來我也發達了,他一樣也真心為我祝賀,他也沾光沾光。
所以基本上,我們世間每一個人都是有來往,你助我、我助你,大家相助,「同體共生」,共同在人間維護我們這個整體的地球生命,能這樣想這個世界就能和平,就能大家共存共榮。
今天要和各位講「仁者壽」。
世間上所有人等,有錢、沒錢,乃至智愚、賢不肖,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的關係。如果你過去有布施、有喜捨、有做功德善事,當然今生就會有很多善好的親眷好友與財富。你有沒有聰明智慧,這也要看你是否有讀經典、修定力,從事多少的功德,從當中得到了為人努力的專注,這樣你能修習明理,就能增加智慧。相同的,你希望壽命要長,就必須要有慈悲,要有仁德,要懂得護生,甚至還要問你求得了較長的壽命,是要用來做什麼?如果你的動機不純正,也很難如願。
所以在佛教裡面,你光是祈求長壽,壽命不一定能長久,要有因,才有果。比方說佛教的五戒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,只要你不去侵犯別人的生命,你不須要去求佛,自然就會長壽;你有仁慈喜捨的心,你不去侵犯、盜取人家的財富,你也不必去求佛祖、財神,或找什麼人來做靠山、後盾,你也能夠致富。
如是因如是果
所謂「如是因,招感如是果」。你不邪淫,不去侵犯別人的身體、名節,家庭自然就能和諧。你要有好的名譽,也不必求哪一個人賜給你,你做人正直、不說謊、不欺騙,甚至用語言來教導人家如何找到內心的光明、人性昇華的道路,那你當然就會有善名美譽。
你不要亂吃,不吃菸、不喝酒、不近毒品;因為酒能誤事,菸的味道也不好聞,現在文明的國家,你看飛機裡面、客廳裡面,都不准吃菸,因為亂吃,尤其是喝酒、吸毒,都會傷害自己清明的理性。
因此,你想要長壽嗎?你要做仁者,要有慈悲,要能做到仁民愛物,如此你不求長壽也能長壽。所以世間上的壽命長短,不是求神問卜就可以得到的,而是每個人的因果業力所招感來的。
那麼,我們要怎樣明白因果的道理呢?在待人處事的行為上,我敬人、我和眾,我愛護、重視環保、愛護生態;包括我不殺生,我能護持所有一切眾生的生命。這時候,我雖然不要求長壽,但因為我是一個仁者,自然就能長壽。
我們從另一方面來看,世間有很多的壞人,他們傷生害命,為什麼他們還是很長壽呢?難道這些人就可以不在因果律當中嗎?其實因果是通於三世的,有些事不是看當下,要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串起來看的,當然包括大家常講的「前世」與「今生」。因為他前世也做了功德,所以今生不能不讓他長壽。這種壞人,令所有的人都不齒,怎麼不趕快死呢?因為他過去行善的功德還沒有用完,但是等到來生,他就麻煩了。
我們今天積聚功德,有仁慈的心意,首先能讓自己愉快,又可以在今生今世,使自己一期的生命更有價值;一個人如果身心都能自在,又得到大家的祝福,必能招感到「仁者壽」。
祝福大家!
●同體共生
「同體」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身體。你有一個身體,他也有一個身體。這一家的父母、兄弟都各有各的身體。一個社區、一個縣城、一個國家,甚至這世界所有的人類,都各有各的體。其實這一個體不是單獨能夠存在,是和全世界的人同體一個,都是共生的。
比方說,哪裡有災難了,關我何事?不關你何事嗎?那個災難、瘟疫、傳染病流行了,你能置身事外嗎?甚至乞丐沒有飯吃,他來到你家討飯還好,若是他跟你搶劫,你能說世間的乞丐沒有我的事嗎?所以我覺得這個世間上的人彼此都是有關係的。
比方說,現在我們台灣的領導人,大陸的領導人,美國的領導人,他們在高位,他的一句話、一個政策,可能我們這裡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影響。你的財富是否可以轉移,今後你行動方便不方便、出入境可不可以,他們都有權決定。所以他們和我們怎麼沒有關係呢?
因此在這個世間上,沒有哪一個人能離開別人而獨立存在,彼此都是同體共生的關係。
既然「同體共生」,我們共同在這個世間生存,就要有愛心、有慈悲心,你幫助我、我幫助你。你有困難我幫你解決,我有困難你幫我解決。這個世界上天災人禍常常會發生,我們有慈悲心的人都能感同身受這些困難。在經濟上能幫忙別人的,在力量上能給予他人協助的,都要盡量做到,其實幫助他人實際就等於幫助自己。
你有悲苦了我感同身受,我幫忙你;假如將來我有了什麼悲苦的問題,你就想到要回報於我。你歡喜、快樂,我為你祝賀,啊!恭喜恭喜,我也感同身受你的榮耀、我沾光沾光。將來我也發達了,他一樣也真心為我祝賀,他也沾光沾光。
所以基本上,我們世間每一個人都是有來往,你助我、我助你,大家相助,「同體共生」,共同在人間維護我們這個整體的地球生命,能這樣想這個世界就能和平,就能大家共存共榮。
最新消息
鳳山二會贈公益吉祥米 關懷後庄弱勢家庭
2025-08-23溫哥華方廣分會參與公園清潔 維護城市綠意
2025-08-2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舉行灑淨祈福儀式
2025-08-23怡保自然療癒工作坊 啟動身心靈平衡
2025-08-23東京佛光人捐贈白米 支持社會福祉協議會
2025-08-23怡保押花藝術工作坊 領悟把握活在當下
2025-08-23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⑮
2025-08-23普中管樂團音樂公演 畢業校友助力創造感動時刻
2025-08-22印尼佛教學院學生回到佛光山 心保和尚殷切勉勵
2025-08-22北區協會區務會議 凝聚推進發展方針
2025-08-22
相
關
消
息
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⑮ 2025-08-23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-4 2025-08-22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-3 2025-08-21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-2 2025-08-20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-1 2025-08-19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經義】佛法滿人間.從善如流 2025-08-18
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⑭ 2025-08-17
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⑬ 2025-08-16